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臺灣文學與知識經濟:從研究到實作
Taiwan Literature and Knowledge Economy: From Research Papers to Products 
開課學期
107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臺灣文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黃美娥 
課號
TwLit7121 
課程識別碼
145 M115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五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國青324 
備註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3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「臺灣文學」的生產與學科化,不單涉及文學、歷史與政治面向,重層的批判邏輯與知識結構,乃至於市場與消費機制也會帶來重要影響。有鑒於此,從「學術」到「商品」的過程,尤其是知識經濟的轉化、鏈結與實踐,就成了值得玩味的課題。在此背景下,本課程擬從「知識經濟」的理論觀點出發,結合學術訓練、研究論述、田調實作與產品成果研發的講授和實習模式,以及倚重跨領域專業,重思臺灣文學的知識生產問題,並藉此掌握學界與業界、知識與消費、研究與創作之間繁複的關係與生態。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針對「臺灣文學」與「知識經濟」的複雜生產機制與多元結構關係,設計出不同學習單元的課程內容,而課程開設目標有二:其一、使學生掌握臺灣文學生產與社經發展的共構狀態,並以此作為將臺灣文學轉化成知識經濟的參照基礎;其二、跳脫傳統臺灣文學授課模式,引導學生深度檢視文學與生產、知識與經濟之間的連結共存現象,並嘗試培養轉化臺灣文學知識成為經濟商品的可能途徑。大抵,期待上述藉由「研究」與「實作」的並置學習方法,能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專業知識的作品產出能力,進而為臺灣文學的發展帶來更多活力與能量。 
課程要求
1. 每週上課前需先閱讀各種主題單元之相關文獻。
2. 上課需參與討論與配合實作。
3. 本課程依照各單元所需,提供學生若干實作經費,故需繳交成果報告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 
指定閱讀
配合各週主題單元,從參考書目中挑出若干指定閱讀。 
參考書目
一、專書

David Herman;馬海良譯,《新敘事學》(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2)。
Nicholas Mirzoeff;陳芸芸譯譯,《視覺文化導論》(新北:韋伯文化,2004)。
王德威,《華夷風起 : 華語語系文學三論(高雄: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,2015)。
呂紹理,《水螺響起──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》(臺北:遠流,1998)。
呂赫若,《呂赫若日記(1942-1944) 》(臺南:臺灣文學館,2004)。
李紀祥,《時間.歷史.敘事:史學傳統與歷史理論再思》(臺北:麥田出版社,2001)。
李富強,《知識經濟與知識產品》(北京: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,1998)。
杜國清,《臺灣文學與世華文學》(臺北: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,2015)。
汪其楣,《謝雪紅:汪其楣劇作》(臺北:允晨,2018)。
林宏璋,《策展詩學:教育、諸眾與民主之後》(臺北:典藏藝術家庭,2018)。
林鎮山,《臺灣小說與敘事學》(臺北:前衛出版,2002)。
林獻堂,《灌園先生日記(1927-1955)》(南港: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,2004)。
法蘭基,《文化地理學》(臺北:巨流圖書出版,2003)。
邱貴芬,《看見臺灣:臺灣新紀錄片研究》(臺北: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,2016)。
封德屏主編,《鄉土與文學:臺灣地區區域文學會議實錄》(臺北:文訊雜誌社,1994)。
施懿琳,《臺中縣文學發展史:田野調查報告書》(臺中縣:臺中縣立文化中心,1993)。
范銘如,《空間/文本/政治》(臺北:聯經出版,2015)。
祝宇紅,《「故」事如何「新」編 》(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2014)。
國立臺灣文學館主編,《「感官素材與人性辯證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(臺南:國立臺灣文學館,2010)。
張錦忠、黃錦樹編,《重寫臺灣文學史》(臺北:麥田出版社,2007) 。
許榮哲,《桌遊課 : 原來我玩的不只是桌遊,是人生》(臺北:遠流,2016)。
郭佩宜、王宏仁編,《田野的技藝:自我、研究與知識建構》(臺北:巨流,2006)。
陳芳明,《臺灣新文學史》(臺北:聯經出版社,2011)。
陳芳明,《謝雪紅評傳》(臺北:麥田出版,2009)。
傅柯,《規訓與懲罰:監獄的誕生》(北京:生活・讀書・新知三聯書店,2003)。
項潔、陳麗華,〈數位人文──學科對話與融合的新領域〉,收入王汎森等著,《數位人文研究與技藝》(臺北: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,2014)。
黃春明,《看海的日子》(臺北:聯合文學出版,2009)。
黃美娥,《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文學作品目錄》(臺北:臺北市文獻委員會,2003)。
黃美娥,《古典臺灣 : 文學史・詩社・作家論》(臺北:國立編譯館出版,2007)。
黃美娥,《重層現代性鏡像: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》 (臺北:麥田出版 :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,2004)。
黃儀冠,《從文字書寫到影像傳播 : 臺灣「文學電影」之跨媒介改編》(臺北:臺灣學生,2012)。
楊爭光主編,《知識經濟》(北京:商務印書館,1990)。
葉石濤,《臺灣文學史綱》(高雄:春暉,初版,2010)。
葉連鵬,《從西瀛到磺溪:區域文學論集》(臺中:晨星,2014)
葉險明,《「知識經濟」批判》(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07)。
齊邦媛,《巨流河》(臺北:天下,2009)。
劉乃慈,《奢華美學:臺灣當代文學生產》(臺北:群學出版社,2015)。
德勒茲;陳蕉譯,《法蘭西斯.培根:感官感覺的邏輯》(臺北:桂冠,2009)。
鄭家珍;詹雅能編校,《客中日誌》(新竹:新竹市文化局,2016)。
盧瑋鑾,《文學與影像比讀》(北京:三聯,2007)。
羅崗、顧錚主編《視覺文化讀本》(廣西: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,2003)。



二、期刊論文

「臺灣文學裡的感官與情色」專題,《臺灣文學研究學報》25期(2017年10月)
林淑慧,〈數位人文與空間資訊的對話:跨領域的臺灣旅遊文學研究〉,《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》19卷2期(2018.03),頁108-117。
林開世,〈什麼是「人類學的田野工作」?--知識情境與倫理立場的反省〉,《考古人類學刊》,84期(2016),頁77-110。
許如蘋,〈懷念的家鄉味-大一國文「斯土斯民-家鄉記憶」單元教學設計〉,實踐博雅學報 25期 ( 2017/01) ,頁39-51。
黃雲龍、陳正和,〈新媒體素養與數位策展的整合理論發展探索〉,《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通識教育學報》2期(2016.12),頁106-117。
楊智晶等,〈穿越經典—圖書館以虛擬實境(VR)推廣閱讀之個案研究〉,《國家圖書館館刊》2期 ( 2017/12) ,頁134-152。
嚴紀華,〈臺北城的文學地景-從殖民都市到現代城市〉,《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》24期 ( 2012/04) ,頁45-61。


三、數位資源
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作,〈看海的日子〉(臺北:中央電影,?)。
文訊雜誌知識庫。
行人文化實驗室,《他們在島嶼寫作》(臺北:行人文化實驗室,2011)。
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。
聯合知識庫-全文報紙資料庫。

四、雜誌文章

陳國偉,〈2020臺灣文學關鍵字:遊戲化現實〉,《印刻文學生活誌》13卷8期(164期),2017年4月,頁20。
黃美娥,〈新技術、新視野、新方法:《文訊》雜誌知識庫對於臺灣文學研究的意義〉,《文訊》364期(2016.02),頁30-33。

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上課出缺席與參與討論情形  
30% 
 
2. 
口頭報告 
20% 
 
3. 
實作 
5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4  課程介紹 
第2週
9/21  臺灣文學史與研究趨向 
第3週
9/28  區域文學、地方書寫與社區人文 
第4週
10/05  田野調查與耆老訪談 
第5週
10/12  臺北文學的實地踏查 / 艋舺 
第6週
10/19  臺灣文學的感官經驗 
第7週
10/26  臺灣文學的視覺化與時間化---日曆/月曆 
第8週
11/02  臺灣文學的真實與虛構---VR、故事新編 
第9週
11/09  臺灣文學的影像化與敘事 
第10週
11/16  臺灣文學的故事怎麼說?---人物傳記、評傳或劇本 
第11週
11/23  臺灣文學、文獻的遊戲性和娛樂性--- 桌遊 
第12週
11/30  臺灣文學資料庫的建置--- 聯合線上 
第13週
12/07  臺灣文學的博物館化---數位策展 
第14週
12/14  學生實作 
第15週
12/21  學生實作 
第16週
12/28  學生實作 
第17週
1/04  學生提案競賽和分享活動 
第18週
1/11  課程綜合討論